婉榕老師碎碎念:
下週二就要期末考囉!寶貝準備得如何呢?這次考試的準備時間比較充裕,爸比媽咪也可以在孩子複習完每一個課、每一個單元後,小小抽測一下,確認寶貝確實都瞭解、熟悉囉!
「考高分」不是我們要孩子努力準備考試的目的,老師希望孩子可以感受到「不知道幾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,但是不努力就什麼都沒有」,大人應該重視孩子「努力的過程」,並推動孩子體驗「成功的經驗」。未來,不見得每個孩子都會是學術人才,也未必每個孩子都要以「文憑」當作讀書的目標。但是「努力、不馬虎」的態度是將來不管從事什麼行業都必須要的,這道理人人都懂,但到底要怎麼從小培養孩子這樣的態度呢?這個星期想跟爸把媽咪們分享在網路上看到有趣的「破窗效應」以及「花瓶理論」。
所謂「破窗效應」的意思是,社區中有一扇窗戶被惡作劇的人丟石頭砸破了,如果沒有把窗戶玻璃修好,任憑破窗存在,那麼其他的窗戶就會接著被砸破,甚至會有人闖入屋內,進行不法行為。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,會誘使人們仿傚,甚至變本加厲。
將「破窗效應」放到教育上,對於孩子任何一點小錯,我們都不可輕視,應該立即提醒制止,否則便在暗示孩子:「這樣的行為是被容許的。」當孩子的行為嚴重脫序才想要約束便為時已晚。
至於「花瓶理論」,則是跟婉榕老師同一個年代的爸比媽咪們應該都讀過的「一個花瓶」的故事,原本髒亂又懶惰的李先生,因為漂亮的花瓶,開始清理環境、整理自己的儀容,最後變成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好先生。
把「破窗效應」跟「花瓶理論」擺在一起看,一個是要在孩子有小毛病的時候就即時提醒、改正;另一個則是要讓孩子從一個優點開始,慢慢擴展到成為一個全面優質的寶貝,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呢!
在生活上,當孩子出現不當的言行舉止,小如坐姿不端正、對人說話無禮、東西亂丟……等,都應該立刻提醒寶貝,讓孩子知道這些小細節是爸媽在意的、不允許的,從小就非常清楚爸媽的「底線」在哪裡,也感受到爸媽的關心,將來遇到不好的誘惑,才能抵擋。反過來說,如果我們一直想著:「孩子還小,能力還沒到,只是頑皮,沒關係啦!」等到有一天,我們發現孩子積習已深,要他改他卻頂一句:「為甚麼以前都可以,現在就不行?」到時候,就得花更多時間和力氣囉!
但是時時刻刻盯緊孩子總也不是辦法,最後要孩子願意為自己努力,所以啊!要讓孩子有成功經驗,讓他們經過努力,去達成某項目標。就像上週,寶貝們立志要改掉自己的壞習慣,他們寫的省思真的很可愛,孩子說:「要從被窩裡爬出來真的好痛苦喔!但是想到我已經在聯絡簿上寫了我要改掉壞習慣,就努力爬出來了!」看到孩子這樣的努力,真的要好好稱讚一下!至於能夠改變孩子的「花瓶」是什麼?那就要我們一起用力找出來囉!
留言列表